教学媒体有哪些
476
2022 / 08 / 18
教育学常考点——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中考频较高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疏导原则
1.内涵: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具体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3.考点:本原则考频较高,主客观题中均有考查,做题时抓住关键词“循循善诱”。
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 )。
【析】:做题时抓住关键词“循循然善诱人”。
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内涵: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具体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3.考点:此原则考频较高,主客观均有考查。出题时主要以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材料为主。
如: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 )德育原则?
【析】:马卡连柯强调了“要求”和“尊重”的重要性,即既要尊重也要严格要求。
三、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内涵: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2.具体要求:(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考点:本原则在主客观题中均有考查,往往是某生身上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时使用。
如:学生小张是一名学霸,但不愿与同学们交往。班主任王老师知道后让小张担任“学习互助队”队长,小张刚开始很不情愿,但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加深了与同学的交流了解,关系也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王老师主要遵循( )德育原则?
【析】: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小张的积极因素是学习好,消极因素是不愿与同学交往,王老师正是利用他学习好的方面帮助他克服了疏离同学的消极方面。
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内涵: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体现。
2.具体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3.考点:本原则一般为材料性的考查形式,当在材料中看到多个教育主体(教师、家长、社会等)时,一般都会涉及此原则。
如:“5+2=0”的公式体现了( )德育原则没有落实?
【析】:没有落实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个公式意思是在学校上学5天,在家休息2天后,一切从头再来,说明学校和家庭没有协调一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
德育原则顺口溜记忆法
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而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原则里也有。可以通过顺口溜:“向导至尊,正因机智”来记忆。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基本要求包括:(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也称因势利导原则,与导向性原则不同,疏导原则指的是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比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你,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以基本要求有:(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即严慈相济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要求:(1)教育者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2)教育者也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一个要求,认真管理,对学生要有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
这个原则也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意思。比如广告:妈妈我给您洗脚。所以在实施此原则时要求:(1)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2)要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此原则;(4)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此原则要求教育者:(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3)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即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学生,要能调动学生接受驾驭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疏堵结合。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中提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要求教师在运用这一原则的时候要注意:(1)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客观得评价学生;(2)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里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3)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也就是教育合力,教师要注意运用家庭社会的教育,实现教育合力。连贯性是指在时间上的连续,比如在小学时学习品德与社会,初中是思想品德,高中时政治,大学学习毛概和马列等。要求教育者:(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求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俗语常说:(1)视其所以,视其所由,察其所安;(2)夫子施教,各应其材;(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