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为什么难控制
361
2022 / 09 / 13
记者,是什么?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我深切地感受到,在这耀眼的光环下面,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使命。抗洪抢险、抗旱救灾、抗击疫情、抗震救灾……哪里有新闻、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1996年,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毕业后,我怀着对新闻工作的无限憧憬,来到清水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基层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与上学时所梦想的截然相反,我开始犹豫、彷徨……随着采访活动的不断深入,农民群众纯朴的心、憨厚的情以及基层火热的生活,使自幼出身农门的我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基层就像一座新闻的宝库,永远都有掏不完的真“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万家情,把最鲜活最感动人心的新闻奉献给广大受众。从那时起,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解读,干记者已经24年了,但敬畏之心依然温暖相伴。这些年,我采访过贫困儿童、五保老人、代课教师、先进模范,经历过2003年抗击非典、5.12汶川地震、6.19特大洪涝灾害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是“走转改”活动的蹲点采访、还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型主题宣传,我都亲身经历,记录变化,也见证成长,一路走来,我对记者二字有了新的解读:记者是头顶有光环,肩头扛责任,心头装道义,笔中有温度,脚下沾泥土,这样,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我常常会想,记者是什么?其实,记者二字的背后最多的还是付出。一部手机带在边上,24小时开通,随时应对突发性新闻,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是冰天雪地还是暴雨如注,是在白天还是在午夜暖暖的被窝里,这就是所有新闻记者的工作状态,但是这样的状态在20多年里我已经习惯了,也很享受这份奔波与忙碌,因为沾这个职业的光,让我做了一些于群众有益的事,也让我记录了清水小城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用镜头记录改革开放的历史足迹,用文字书写发展巨变的时代强音,这是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我始终信奉一句名言:“不要辜负岁月,不要辜负理想,不要辜负事业,不要辜负自己。”新闻时刻在发生,记者一直在路上,已年近50的我,仍在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在之后的新闻路上,我会怀揣着对这份事业热爱的初心和对记者这个职业的敬畏之心,向生活学习、向观众学习、向蓬勃发展的融媒体新时代学习,继续出发,讲好中国故事的清水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