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

猴哥资讯 319 2022-08-05 10:46:40

  自己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已有十几年。回顾近几年初中历史教学,感受颇多。 我认为要想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认真备课

  备课是备课本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备课时,我有这样一个感受: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写教案只不过是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怎样写好教案。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阅读课本,依照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本内容, 搜索各种资料来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再加之典型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 最后把教材内容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排序好,再落实到教案上。每次上课前再温习一次教案,做到万无一失。我在备课中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同一个标题,会参考不同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等的所给的材料,选择其中最能反映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二、积极构建有效课堂

  1.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向 40 分钟要效益”,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一环。通过提问教师总结自然过渡新课起到承上起下作用。

  2. 上课注重课堂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好课堂笔记有助于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俗话说,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好脑袋抵不上烂笔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 课堂笔记是最好的备忘录, 为以后的复习带来方便。因此,从任教初三历史以来,本人一直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任何人都终生有益,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 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 积极引导,培养兴趣

  (1)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央视百家讲坛中纪连海、易中天这些历史学者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 使观众感兴趣的同时也填补了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注重引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郑和下西洋》、《贞观长歌》、《中国1921》等这样的作品,全方位,多角度,介绍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避免“填鸭式”,使学生从学习这种苦差事中解脱出来,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无涯的学海中“巧”作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每节课导入别出心裁,还常给枯燥的知识加入些调味品 — 历史典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福熙车厢与两次大战;比基尼与原子弹;中非猴、殖民扩张与艾滋病等。利用故事的形式灵活多样的去叙述, 这样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浓了,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社会热点知识激发兴趣。知识就是力量。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在讲课时尽量运用现成的教材满足学生的要求, 并适时的引入社会热点知识。 比如我们在讲《动荡的中东》一课时,电视上的“新闻联播”国际新闻就是很好的素材。学生就会探究“动荡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等等。再比如讲冷战时期的产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结合当今的“利比亚”局势,北约军队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这样的看得见的事实更能增加知识、激发兴趣、增强了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热点知识作为现成材料,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就能更好的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现成的素材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善于吸收消化,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学困生的转化。

  一个班由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学生编组而成,他们虽处在同一年龄段,但性格差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对此应因材施教、培养补差,对成绩良好的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对中等生制定追赶目标并督促其定期赶上;程度差的学生更需要关爱、 鼓励,不排斥、不挖苦、不放弃,给其特殊的关注,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当他们取得一点点的成绩的时候, 都及时的给予表扬,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给予宽容。 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能坚持下去的话, 对改善中下等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科任老师与班级学生们的关系, 那么我们科任老师的工作也就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做好阶段检查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每阶段学习结束后,我都要进行阶段检查,形式可以多样,不一定要用一套题来进行一次考试。比如,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这段时间的知识加以归纳小结,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另一方面, 通过学生成绩反思自己工作的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扬长避短,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

  五、积极贯彻“抓平时、抓细节、抓落实”的一贯教风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教师只有持之以恒, 抓平时,抓细节,抓落实,形成一贯的教风,才能促成学生的一贯的学风。

  六、关于初三历史总复习的一点体会

  初三历史复习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有效复习是每一位老师的难题。从本人教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1. “发散式”复习

  “发散式”复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复习方法, 所谓的发散式复习,就是一点带出与之相关的全部问题进行复习。比如将模拟题的单项选择题,将每一个选项逐一剖析, 由此引出更多的与之相关的问题可以做到比较学习,又将选项的知识进一步延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将十道选择题全部分析完,其实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基本复习差不多了。

  2. “一对一”复习法

  以往的历史复习时,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背诵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给了时间效果仍然不佳。 面对这种情况,“一对一”复习法还是比较理想,所谓的“一对一”复习法就是粗略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记忆,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3. 表格复习法

  就是对容易混淆的知识和和历史上的文化方面的知识列表格复习比较理想,比如中国古代史中“诸子百家”的诸子 、百家、观点列表格既能总结知识,更能比较各学派的观点;在比如“三次工业革命”这部分知识学生更容易混淆,混淆点就在每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如果教师列出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表, 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复习,作用会更大,效果更加明显。

  4. 课前小提问

  为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每节课前利用 3-5 分钟时间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提问。提问形式多样,比如单独提问、集体提问、学生出题学生回答等。只要坚持不断,学生也会形成习惯,重视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反馈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5、要夯实基础,要突出历史事件的教学。这几年中考的试卷中都突出历史事件的完整性,评分标准严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基础,抓好重大的历史教学实践,要争取做到人人过关。

  6、在复习中要突出历史的主线,力争让学生知识形成体系。这几年中考备考一直强调单元和专题教学,主张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历史学科中主干知识和人类发展中的基本常识。

  7、要关注时事热点,又要做好知识的整理和提炼。中考命题从来不回避时政热点,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关联热点的复习工作。

上一篇:2022年11月作灶吉日一览表来了
下一篇:保时捷是什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