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加一笔是什么字
1540
2022 / 09 / 01
6《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有用信息,理清行文思路,概括事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人,在你彷徨时给你指明方向;在你无助时给予你温暖的拥抱;在你摔倒时为你抚平创伤……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师长……这些人,令我们终生难忘。鲁迅先生就曾结识一位给予他关怀和帮助的恩师,一位日本教师。这是一位怎样的人能赢得鲁迅先生如此敬重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藤野先生》。
二.展示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提取有用信息,理清行文思路,概括事件。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三.检查预习:
1. 介绍作者及背景
(1)鲁迅: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选入初中课本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 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2)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2. 检查字词:
注音:
挟xié 樱花yīng huā 绯红fēihóng 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g gù 落第luò dì 畸形jīxíng不逊búxùn 匿名nìmíng 诘责jié zé 呜呼wū hū 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ó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
形近字:
绯红fēi hóng 诽谤 fěi bàng 徘徊pái huái
畸形jī xíng 绮丽qǐ lì 崎岖qí qū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 签名qiān
诘问jié wèn 拮据jié jū
梗概gěng gài 哽咽gěng yè 如鲠在喉rú gěng zài hóu
教诲jiào huì 阴晦yīn huì 后悔hòu huǐ
解释: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四.课堂活动:
1.初次阅读课文,把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圈点上;有疑问的句子画个问号;精彩的句子、感人的语段用你喜欢的方式作好标记。要圈点、勾画、批注,可以在空白处写下你理解或感悟。
2.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人物+事件
3.寻找文中标志性语言,给文章分层(提示:地点转换)。
明确:回忆作者在仙台留学时期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依据地点转换语句分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4.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文章具体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示例:东京印象、初到仙台、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依依惜别、国内怀念。
我们将这些事件串起来:东京印象→仙台交往(→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依依惜别)→国内怀念。由此能看出本文的行文线索吗?
行文线索: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
5.大家思考:这一系列事件中,哪些事件与藤野先生无关,细读这些事件,在赏析内容及写法的同时体会作者在这些事件中的感受。
明确:1东京印象:无非:“只不过“的意思。表达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出下文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厌恶的情绪。为下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第一段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樱花比作“绯红的轻云”,写出樱花的美丽,突出环境的美好。把“清国留学生”盘着大辫子的头顶比作“富士山”,写出他们打扮的怪异。
“标致”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由此可见,写这部分内容正是要交待云仙台的原因。
2找出匿名信事件中议论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两者之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作者这是在用反语来突出这种逻辑的荒谬。“也无怪他们疑惑”,正话反说,表达了作者遭受屈辱后强烈的愤懑与辛酸。
3看电影事件:“刺耳”,说明“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严重受伤。“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意见”指学医救国;“变化”是指充医从文。这里表达了作者一切为了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 感情。
由此可见,这些情节表面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却恰恰促使作者思想情感的改变,推动事件向前发展。可见,作品还有一条暗线——思想感情线。
6.试提炼作者思想情感变化过程。
明确:为救像父亲一样国人之病到日本学医→在东京见到迂腐无聊的留学生心绪糟糕诀计离开到仙台→去仙台途中加重忧国之思→仙台遭遇匿名信等事件受刺激思想转变(救治国民身体不如救治灵魂重要而离别恩师,弃医从文)→得照片凄然惜别→见照相增加勇气。
四.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回忆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赞扬与怀念之情。同时,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下节课我们将具体分析藤野先生其人其事,学习作者精彩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
1、给文章标题加个定语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畅谈,理由充分即应给予肯定,无标准答案。
那么在鲁迅先生眼里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37段。
作者为什么认为他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通过文中的具体事件来了解这是一位怎样的先生。
2、结合具体语段,分析人物形象:
明确:
1外貌:(白描手法)、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据说”)。
印象:治学严谨、不修边幅、生活俭朴、平易可亲。
2添改讲义:诲人不倦,一丝不苟。
体会:很吃了一惊、不安、感激。
明确:“很吃了一惊”,是因为藤野先生竟亲自给“我”这个中国留学生添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脱漏的地方和错误的文法。“感激”是因为生生对“我”热情帮助,毫无民族偏见。
③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的治学态度。
④关心实习:无微不至,充满尊重。
⑤了解女人裹脚: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的精神。
综上所述,藤野先生是一个生活简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对医学执着热爱的学者。文章正是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材料,才使得人物立体丰满的。这些都是我们写作上值得学习借鉴的。
3、拓展探究: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原稿
改定稿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云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云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明确:第一框:“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为“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第二框:原文联系上下文,容易使人理解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几间洋房里同时都在跳舞,与事实不符;加上“有一间”就明确了。增加一个“咚”,更能表现“清国留学生”那种狂跳乱舞的情景。
第三框:增加的语句更加突出了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影响。
4、通过这两节课对文章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吗?
提示:可以从文章叙事条理、材料选择、语言表达等几方面来谈。
明确:
(1)线索分明,记叙有序。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因此文章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上值得学习借鉴的。
(2)选材典型,特征鲜明。文中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分别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外貌描写上用白描手法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3)语言质朴,感情浓郁。无论抒情或叙事,语言都十分质朴。如怀念藤野先生,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情感激敬仰之情。
(生齐读感受。)
课堂总结:
同学们,欣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品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尤为如此。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品格高尚、治学严谨的好老师,也体味了作者对恩师的浓浓思念之情,我们更触摸到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所有这些如同雨露阳光,滋养着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田。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更美好!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